昆明市水务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70号提案的答复
熊国志等2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滇池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流域属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其中山地和湖滨分别占流域面积的70%和20%,水面约占10%。滇池是典型的半封闭宽浅型湖泊,在正常高水位1887.4米时,平均水深5.3米,湖面面积309.5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63公里,湖容15.6亿立方米。滇池的主要入湖河道有35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9.7亿立方米,湖面蒸发量4.3亿立方米,实际水资源量为5.4亿立方米。
长期以来,滇池流域总供水量大于流域水资源量,生态用水缺乏。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流域本区用水量不断加大,保障下游生态用水越来越少,特别是枯期,海口闸下泄流量应保持在9m3/s左右,才能满足下游螳螂川生态流量及工农业生产正常用水需求,但除2015年-2017年外,均为海口闸达到下泄要求。所以,为优化配置滇池流域水资源,保障流域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特别是生态用水安全,加强和优化滇池水资源调度,研究调整滇池运行水位以适应新时期蓄水兴利和防洪、生态安全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近期在收集近年来滇池草海和外海水位控制运行调度方案,认真学习水利部《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借鉴学习三峡、丹江口等国内大型水利工程运行(优化)调度等方案,由昆明市水务局和昆明市滇管局召集省内知名水利专家,专题研究滇池后汛期水位调度运行相关事宜,为雨季多蓄水、旱季有水用,对滇池水质稳定向好及下游用水和生态补水保障提供有力支撑进行分析论证。下一步,我们将在滇池供水量、生态补水量、运行水位分析比较、运行水位调度,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和咨询,并结合滇池新的功能定位和水生态修复要求,积极调整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滇池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滇池运行水位的优化调度。
感谢您对昆明市水务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2022年5月30日